查看原文
其他

史梦潇、刘海青:北大就是我们的家

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 2022-09-02

2014年

他们来到北京大学万柳学区

史梦潇在万柳公寓前厅部

“解师生之所需”

刘海青则在万柳公寓热力站

守着暖气、空调等正常运作

他们一位在前台、一位在幕后

为师生提供及时、暖心的优质服务

8载光阴里

夫妇二人携手

共守护着万柳的“安全感”

史梦潇(肖梦涯 摄)

史梦潇、刘海青夫妇


PART尽心竭力为师生

在史梦潇、刘海青夫妇这里,师生们的请求与期待从来都不会落空。他们一直希望,自己是能够被依赖的“暖心人”。

每日清晨,史梦潇夫妇便开始了一日的劳碌。更新门卡、借钥匙、收发信件和报纸、办理入住和退宿、登记报修……从晨光熹微到暮色四合,“脚不沾地”是史梦潇工作的常态。“前台的事情琐碎得很,每一件却都与师生的生活息息相关。”在她看来,只要是老师同学们的请求,她一定会尽力满足并做到最好。

史梦潇在工作中

对同学们来说,史梦潇温柔知心,像是家里的大姐姐,让人感到安心。前段时间,有位女同学来前台借针线缝补衣服,史梦潇在了解到这位同学并不会缝补衣物后,立马伸出援手,利用下班后的闲暇时段帮她缝补。第二天一早,将缝补好的衣服交还给女同学。“那位同学特别感谢,还给我送来小礼物”,她笑着回忆:“不过我没有收,这些都是举手之劳。”

史梦潇为同学缝补衣物

只要是我在岗,我就一定会负责到底,把事情处理好。

这是史梦潇给自己定下的要求,也是她“随时待命”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。

史梦潇还记得某个周末,正在值班的她接到电话,说有个女生在电梯门口晕倒,怎么叫都没有反应。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的史梦潇不知所措,但她告诉自己一定要冷静下来,“我要是慌了,同学们又能依靠谁呢?”于是在了解学生所在位置和大致状态后,她一边叫上值班的安保人员,一边电话求助有经验的安保部朱德丰主任,以最快的速度冲到现场。由于等待乘梯的时间较长,史梦潇果断放弃乘梯,从一层跑到了十一层。

见到同学后,她了解到学生是因为处于生理期、再加上没吃早饭,导致低血糖所以晕倒。考虑到学生身体虚弱,她和安保人员一起用椅子将其抬回宿舍,沏好红糖水,并亲自喂同学吃饭,温柔地照顾学生。眼看学生逐渐好转,史梦潇这才如释重负地离开,并在下班后专门打电话确认同学身体状况。

史梦潇前去查看生病的同学的情况

而对于老师们来说,史梦潇则像是一位热心可靠的好邻居公寓楼里住着许多教师家属,曾经有位老师给家里老人打电话一直是无人接听的状态,老人年纪大,行动又不方便,让一时赶不回去的老师焦急万分。史梦潇了解情况后,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,赶到老人所在房间。这才发现原来是老人不太了解智能手机的相关操作,而手机没电自动关机了。向老师报了平安后,史梦潇又手把手教给老人如何给智能手机充电、如何接打电话等操作,并再三嘱咐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向前台求助。

“平常老师们上班去后,门没锁、电源没关、下雨要收衣服,都会找我们帮忙”,史梦潇说自己很喜欢这种被人需要的感觉,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“小事”。前厅部是万柳公寓的“中枢”,师生们有任何紧急情况都会第一时间向前台求助。史梦潇守着这小小的一方天地,便好似守住了属于万柳的那份“安全感”。

史梦潇在前台忙得脚不沾地时,丈夫刘海青也在后台默默付出。刘海青在北京大学万柳公寓热力站工作,主要负责管道电焊,同时保障园区供暖、制冷和浴室的正常运行。平日,刘海青需要完成供暖方面的工作,即锅炉安全阀和压力表的拆装校验、锅炉清洗等,确保锅炉的运行安全。在冬季供热试水期间,对全园区近2000块暖气片进行检查,及时排除漏水、房间内不热等情况;制冷方面,对中央空调主机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和运行调试,在制冷系统运行前,刘海青还需要完成制冷系统、冷却塔水盘、平衡阀等检修保养工作。除了这些日常工作以外,刘海青还很注重专业学习,在中心举办的三届职工技能比赛当中均荣获第一名,第三届的比赛作品更是直接用于学生宿舍空调箱改造中去。

第三届职工技能比赛(左三为刘海青)

以往,师生会通过打电话报修;如今,师生通过微信公众号报修。而刘海青总是尽快、全力完成各类师生报修工作,合理调节供暖室温,确保供暖室温达到国家标准和中心要求;浴室方面,做好管道疏通及热水调节供应工作,确保万柳浴室正常运行。

刘海青也是位细心谨慎、责任心强的员工。他在清理毕业生宿舍时,发现了被遗落的6000余元现金,便和爱人史梦潇立即上报部门主管、寻找已毕业学生,最终物归原主。同学表示万分感谢,送来了感谢信和锦旗,在“开学第一课”分享会上,以神秘礼物的形式向他和史梦潇进行了感谢。面对赞誉,刘海青腼腆地说:“只要能帮上师生,这一点不算什么。”

史梦潇夫妇收到同学专程送来的锦旗

八年如一日,不管是前台还是后台,史梦潇、刘海青夫妇在这八年孜孜不倦地解决师生们的大小事,从未心生厌倦。在万柳,只要有他们,师生就能够感到安心。


PART

心志要坚,意趣要乐


回顾过往,史梦潇沉思良久,最终用一句“宝剑锋从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”为自己一路走来的经历加上了注脚。

刚到燕园时,她的第一件工作是在客房部,跟着保洁员更换床单被罩、进行卫生打扫。虽然应聘的是前厅部,但对于这样的安排,史梦潇欣然接受,并没有任何抵触情绪。在她看来,“所有的工作都是一样的,没有认真负责的心态就做不好。”

由于当时服务台人手短缺,史梦潇虽然人在客房部,却算得上是“打两份工”。每天晚上17:30下班后,她会揣着自己不离身的笔记本,来服务台帮忙到半夜23:30,同时熟悉工作流程和内容,记在本子上。“等我真正到服务台工作的时候,不需要别人教,自己便可以得心应手。”说到此,史梦潇语气里是抑制不住的自豪。刘海青也为爱人的工作成就感到骄傲。

史梦潇在工作中

如今,史梦潇已从懵懂青涩的小姑娘蜕变成成熟干练的前厅部组长。她感慨道:

我对北大怀着崇敬和向往,虽然自己不曾考上,但能为北大师生提供暖心周到的服务,让学生能够安心念书,不受外物影响;老师能安心教课,没有后顾之忧,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。

成为前厅部组长的她肩上有了更多的责任,除了按时按质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,守护“万柳大家庭”外,辅助部门主任团结好前厅这个“小家”也格外重要。每当有新同事来,她总会把自己写得满满当当的工作笔记拿给他们看,工作培训方面更是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;担心新人不适应工作节奏,她常私下里找他们谈心,了解问题、倾听困难、提供帮助,耐心与对待师生相比分毫不减。

史梦潇(左三)与友人

在同事们的印象里,史梦潇是一个既“坚”且“乐”的人。工作中,她无论对人对己都十分严格,俨然一个可靠的“大姐姐”;而闲暇之余,她又是团队里的“开心果”,有趣的事信手拈来,逗大家一笑。成熟稳重和活泼开朗两种在史梦潇身上得到了巧妙的融合,这或许正是她的魅力所在。


PART

“这里就是我们的家”


“我们最好的年华都是在这个园子里度过的,人生大事也都是在这里完成的,这里就像是我们的家一样。”

2014年初,史梦潇进入燕园,几个月后,在她的劝说下,爱人刘海青也来到万柳从事后勤保障工作。2015年9月,他们在这里举办了婚礼;2016年11月,有了自己的小孩。种种美好与温情织就了史梦潇、刘海青夫妇在北大度过的岁月,对他们而言,这是一个家一样温暖的地方。

史梦潇、刘海青夫妇

史梦潇说,在万柳工作的这些年,她有了很大的改变。“以前的我性格急躁,脾气也不好,但现在,我很愿意倾听师生的诉求,设身处地为师生着想。”虽然有时难免会遇到不被理解的情况,但史梦潇也逐渐学会了自我调解,绝不把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,时刻让师生看到一张笑脸。

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工作上,也体现在史梦潇自身的成长中。在北大浓厚学习氛围和十足文化底蕴的感染下,她重新燃起对知识的渴望,报名了成人继续教育。

身边的师生都那么优秀,对我也是一种引导和激励。

除此之外,她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,经过个人申请、部门推荐、支部考察后,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。虽然工作很忙,但只要园区里有志愿服务,她总会积极报名参加。史梦潇说,她也想成为别人的榜样,也期待自己能不断拓展知识面、开阔眼界,从而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。

史梦潇、刘海青一家三口

刘海青说,燕园让他沉静了下来,像是一片随波漂流的叶找到了落脚处。他喜欢像家一样的燕园,每个人都相亲相爱、互相帮忙,不会为了一点小事斤斤计较。在这里,他感到很舒适。

我真的很幸运,遇见我的爱人,遇见燕园。现在已经很好了,也希望以后会越来越好。

策划: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

摄影:肖梦涯、谢凌璐

图片:受访者提供

采访 | 文字:王亭苏、练芷瑄

编辑:练芷瑄

排版:陈洁莹

责编:戴璐瑶、昭花花


北大新学年安排来啦!



北大“图灵班”黎善达,优秀毕业生!



那些热爱体育的北大学子!


北大原创,版权所有

若需转载,敬请联络期待投稿,欢迎合作邮箱:gbdgw@pku.edu.cn

 谢谢他们的守护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